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始于1961年,当时的目的在于平滑收益率曲线,以促进资本流入和强化美元地位。
简介
美联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卖出短期债券而买入长期债券,延长美债平均久期。该操作在缩短长短期债券收益率上有部分成效,但由于短期未见显著效果,最终没有持续进行。不过该操作随后又被单独测试效果,并发现较原有预期更为有效。鉴于这样的重新评估结果,该操作被各国央行视为量化宽松的可替代操作选项。 此外,“扭转操作”被用来特指美联储在第二次量化宽松到期之后,可能出台的变相QE3货币政策,2012年6 月2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延长扭转操作至2012年年底,规模为2670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伯南克的选项将是某种形式的“扭转操作”,即不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但延长其持有债券的期限。卖掉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进一步推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获得量化宽松的好处,又可以免去扩大资产负债表的风险,美国曾在上世纪60年代使用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