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电子媒体从事播音工作的人
播音员(announcer)或称播报员,是指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电子媒体从事有声语言传播工作的专职人员。[1]
随着无线广播的出现,播音员应运而生。1886年美国人内森·B.斯塔布菲尔德(Nathan.B.Stubblefield)在穆雷广场上用无线广播将声音传递出来,其后成功的发送了语音信息,成为“第一个播音员”。[2][3]1906年美国雷金纳德·奥布雷·费森登(Riginald.A.Fessenden)教授播送了广播节目,此后十年里陆续有人成功进行广播,俄国十月革命后也成功尝试播音员播音的形式传送政治新闻、朗读报纸等内容。[2]20世纪20年代美国KDKA电台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有执照的电台,标志着播音事业播音员职业的开始。[4]1928年中国第一个国营电台出现时,广播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方言俚语。鉴于此1933年电台总工程师主持招考播音员,由此中国播音员职业正式形成,播音员职业更加规范化。[4][5]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播音员面临着挑战与冲击,不仅与受众群体的关系更紧密,工作场景多样化,竞争压力也必不可免的增大。[6]
播音员需要将信息客观、准确、规范、严谨的传达出来,作为撰稿者和受众之间的桥梁。[7]具有加工传播信息、将讯息转化为有声语言、沟通“桥梁”、推广共同语言等特点。作为传递媒体信息的关键环节,播音员需要具备文化素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1]播音员的个性化播音不仅满足受众的需求也对节目传播、节目效果产生重要价值,成为节目质量的保障[8][9]。播音员这一职业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广泛的影响力,以播音员职业为主体衍生出了大量的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等。[10][11][12]

职业概况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