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塍鹬

鹬科塍鹬属的一种鸟类
1
4
斑尾[chéng]鹬(学名Limosa lapponica),[1]别名东方斑尾鹬,[2]鹬科塍鹬属鸟类。[1]成年斑尾塍鹬体长32~41厘米;体重245~386克。[7]为中型涉禽。[7]嘴细长而微向上翘。颈略短。[8]夏羽多为栗红色。头部和后颈部杂有细的黑褐色纵纹。[6]背部黑褐色夹以暗红色斑,羽缘白色。[9][6]尾白色,具多道黑色的横斑。[7]冬羽多为淡灰褐色[6]上体具黑褐色纵纹。[7]虹膜褐色。[8][zhí]暗灰色略带绿色。[8][6]爪黑色。[2]
斑尾塍鹬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西北部,越冬于西欧、非洲中东、东亚和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沿海。在中国为旅鸟,多见于东部及南部沿海。[7][10]常栖息于潮间带河口沙洲及浅滩上。[8]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6]
斑尾塍鹬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3]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11]

形态特征

斑尾塍鹬为中型涉禽[6]体长32~41厘米;[7]体重245~386克。[7]翅长208~241毫米;[6]嘴峰长74~111毫米;跗蹠长47~55毫米;尾长72~86毫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