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19-nCoV vaccine),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已上市的剂型有针剂和吸入剂。[2][3]
预防性疫苗包含特定生物体的弱化或灭活部分(抗原),可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4]疫苗的作用就是使受种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识别目标病原体,并形成免疫记忆,在未来目标病原体真正侵入身体时迅速做出响应。[5]新冠疫苗类型主要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3]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其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极少发生,需要及时就诊治疗。[6]
2020年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已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也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重要权威信息。[7]疫情发生之初,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科研攻关组就将疫苗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设立了疫苗研发专班,布局了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五条技术路线。[8]
2020年3月16日,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为首个启动Ⅰ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同年4月12日,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申报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临床试验许可,成为全球首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