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

古代妃嫔封号
昭仪,是中国古代后妃制度的一个等级,设立于西汉元帝时期,延用至明朝嘉靖年间[1][2][3]
西汉元帝时期,汉元帝刘奭宠信傅婕妤、冯婕妤[4],为彰显她们的地位,在“婕妤”前增加“昭仪”一级,意为“昭显其仪”。[2]昭仪设置之初,是最高位的妃嫔称号,地位仅次于皇后,相当于外朝宰相,爵位堪比诸侯王。[1]东汉时期,昭仪被短暂废置,至曹魏时期再度恢复,地位位于夫人之后。晋朝时为避司马昭名讳,取消昭仪封号南北朝时期各朝均再度沿用,至隋朝建立后废置。唐朝时期重设昭仪,是为九嫔之一,地位在四妃之下。此后昭仪在宋、金等朝均有册封,一直沿用至明嘉靖时期。[3][5]
昭仪的选纳依靠皇帝个人喜好决定[6],由于昭仪属于后妃制度中较高的一级,一些受到皇帝宠爱的昭仪最终被封为皇后。北魏时,常将和亲女子封为昭仪,以示对两国关系的重视。[7]中国外,朝鲜也设立昭仪作为内命妇制度中的一个品阶。[8]

历史沿革

西汉时期,汉元帝妃子傅婕妤颇有恩宠,且生有皇子定陶王刘康,而冯婕妤则曾舍身救主,有生有皇子中山王刘兴。为了彰显对两位婕妤的特殊恩宠,于是在“婕妤”前增加“昭仪”一级,意为昭显其仪,表示尊隆。[2]昭仪设立之初,地位仅次于皇后,相对应的外朝官位为宰相,爵位堪比诸侯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