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马驼鹿

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等地的鹿
智利马驼鹿(学名:Hippocamelus bisulcus) ,濒危动物,马驼鹿属的两个物种之一。
智利马驼鹿是群居动物,一般为2-3头,有时多达11头,分布在智利及阿根廷。夏天时,它们会栖息在高海拔的地方,随着冬天的来临而逐步下移至森林河谷。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本植物莎草科地衣等。仅限于安第斯山脉南部较偏远的地方,零散分布在阿根廷南部和智利一带。

形态特征

智利马驼鹿是鹿科马驼鹿属的两个物种之一,雄性头体长140-175厘米,雌性头体长140-157厘米;肩高80-90厘米;体重40-100千克。它们有一个大而黑的鼻子,眼睛小,大耳朵内侧有白色皮毛。身形较短;雌性马驼鹿比雄性体型要小。雄兽头上长着长有两个长约30厘米的分叉鹿角,角的枝杈间互相融合,形成侧扁掌状或叶状,雌兽虽不长角,但在相应部位略有突起;喉部具1个悬垂体,上面生有束状长毛;主蹄大,呈椭圆形,侧蹄细长触地面;此鹿种有一个奇怪的站立姿势,腿很短,后肢出现弯曲。
智利马驼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