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指含碳氢键的化合物,因此不包括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等物质。但是,部分不包含碳氢键的化合物,如四氯化碳等全卤代烃,可以看作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产物,仍属于有机化合物。[2]
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制冷剂氟利昂、塑料及其助剂、洗涤剂、合成药物等均属于有机化合物。[2]有机化合物是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物体都离不开有机化合物,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有机化合物的转变。在自然界中,人们经常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化学物质,如生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鲜花、香料、染料、棉花、石油与天然气等。[2]

发展简史

据记载,中国古代曾制取到一些较纯的有机物质,如没食子酸(中药名称是“白药煎”,利用五倍子发酵水解,可以制出没食子酸结晶),16世纪后期,西欧制得了乙醚硝酸乙酯氯乙烷等。18世纪后期,瑞典化学家舍勒(Scheler)提取到了纯净的草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尿酸等,他还通过皂化油脂和动物脂肪制取甘油[3]
180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Berzelius)首次提出“有机”这一历史性名词,他把物质组成元素主要是氢、氧、氮作为有机化合物的特征,认为有机化合物是来自生物有机体的化合物,人工合成是不可能的。故19世纪初,在生物学和有机化学领域中广泛流行起“生命力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