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俑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木俑,就是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以俑代替人来作为陪葬品,有人俑,牲畜俑。有机关木人俑与实体木人俑之分。

概念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有机关木人俑与实体木人俑之分。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殉葬用的“俑”,据《礼记·檀弓》,孔子“谓为俑者不仁”。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皇侃疏:“机械发动踊跃,故谓之俑也。”孔颖达正义:“刻木为人,而自发动,与生人无异,但无性灵知识。”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焦循孟子正义》:《广雅》引(张揖)《埤苍》云:“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为其像人者,谓为其像人之转动跳踊也。”可见“俑”就是由简单机械发动能够自己转动跳跃的木人。

起源

古代墓中常有木俑、陶俑出土,而陶俑中有一种叫魁首的,用以避邪,应是方相的遗留形象。《周礼》夏官司马说: “方相氏狂夫四人。”郑注说: “方相酋言放像,可畏之貌。”常任侠先生讲: “这便是最古的守墓勇士,也便是最古的俑。形状魁儡,跳跃作戏,故称傀儡戏。傀儡戏自襄盘祭礼有关,以至到唐代,还被称为‘丧家之乐’,也便是这个原因。”因而,俑与傀儡,在古代是一而二,二合一的。我推考傀儡子的起源,也即是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