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抖音百科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斋号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紫阳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 小名沋[yóu]郎,小字季延,谥文,又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学者尊称朱子。[1][2] 朱熹幼时,父亲去世,朱熹随母亲生活在崇安(今武夷山市),19 岁中进士,22 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卸任后,专心于儒学。30 岁至50 岁,朱熹挂职宫观(有薪而无事的闲官),主要进行讲学和著书工作。朱熹任地方官期间,积极发展地方教育。如整顿同安县学,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所订《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南宋以后各地方学校和书院共同遵守的学规。在漳州,首次刊刻《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名称,由此形成,并作为一套经书,流传社会。在潭州,修复岳麓书院。 朱熹从政之余,亲自执教,从事教育达 50 年。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学者,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