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波洛克

美国抽象主义绘画大师
杰克逊·波洛克(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原名保罗·杰克逊·波洛克(Paul Jackson Pollock),美国著名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被誉为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术界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波洛克以其“滴画技法”而广受瞩目,该技法涉及将液态家用油漆倾倒或溅洒到水平表面上,使他能够从各个角度观察和绘画他的画布。这种技法被称为全覆盖绘画和行动绘画,因为他覆盖了整个画布,并用全身力量绘画,常常以狂热的舞蹈风格进行。波洛克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抽象表现主义特征,作画时没有固定位置,喜欢在画布四周走动,以反复的无意识动作画出复杂难辨、线条错乱的画面。他的妻子是李·克拉斯纳。波洛克的主要作品包括《秋韵:第30号》《薰旋:第1号》《大教堂》和《蓝杆:第11号》等。1956年8月11日,44岁的波洛克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在他的一生中,波洛克不仅享有盛名,还饱受恶名,被认为是一名大部分时间隐居的画家,具有反复无常的脾气和严重的酗酒问题。2016年,波洛克的一幅名为《Number 17A》的画作据报道以2亿美元的价格在私人购买中售出。波洛克的故事在2001年已被拍成电影Pollock,由艾德·哈里斯Ed Harris主演,得到了两座奥斯卡金像奖。杰克逊·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作品被视为二战后新美国绘画的象征。[1][2][3]

人物生平

杰克逊·波洛克生于怀俄明州,后来于1929年移居纽约,在托马斯·哈特·本顿(Thomas Hart Benton)门下学习。他从象征艺术上转移,并发展了一个在帆布上喷涂和滴颜料的绘画技术。他是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被视为二战后新美国绘画的象征。
1912年1月28日,波洛克家的第五个儿子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怀俄明州的科迪镇;11月28日,全家搬到加州圣地亚哥。波洛克的父母斯特拉·梅(Stella May,娘家姓麦克卢尔)和勒罗伊·波洛克(LeRoy Pollock)出生并在艾奥瓦州的丁格利长大,并在丁格利高中接受教育。波洛克的母亲安葬在艾奥瓦州林戈尔德县的丁格利墓地。他的父亲原姓麦考伊,但在他自己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一年,被邻居收养并取了他们的姓氏。斯特拉和勒罗伊·波洛克信奉长老会教派;他们分别有爱尔兰苏格兰-爱尔兰血统。勒罗伊·波洛克曾是一名农民,后来成为政府的土地测量员,因工作而搬家。斯特拉以家族编织传统为傲,青少年时期制作并销售连衣裙。1912年11月,斯特拉带着儿子们前往圣地亚哥;当时只有10个月大的杰克逊从未返回科迪。他随后在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奇科长大。
1913年8月,全家搬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他父亲买下一座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