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真菌的营养体为原质团,生活在寄主细胞内。以整体产果的方式繁殖,营养体以原生质割裂的方式形成大量散生或堆积在一起的孢子囊。根肿菌纲真菌形成的孢子囊有两种:一种是由无性繁殖产生的薄壁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另一种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厚壁的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形成游动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的原质团性质不同:前者是单倍体,由游动孢子发育而成;后者是二倍体,一般认为由两个游动孢子配合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实际上,目前对多数根肿菌纲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仍不清楚。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通常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因此根肿菌纲真菌的休眠孢子囊习惯上称为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休眠孢子分散或聚集成堆以及休眠孢子堆的形态是根肿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正文
粘菌门的1纲。全部为专性寄生菌,内寄生于高等植物、藻类和水生真菌。寄主受害部常膨大成肿瘤。在高等植物上大多寄生在根内或埋在土中的茎内。 菌体为无壁多核原生质团,此原生质团能运动和摄食,内生,整体产果式。无性繁殖是由原生质团形成松散的孢子囊群或紧密的孢子囊堆,每一孢子囊生单个、数个或许多个次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顶生2根不等长的前生尾鞭式鞭毛;有性生殖可能为同型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产生无壁原生质团,成熟时形成休眠孢子囊。除在水中的再侵染阶段外,全部生活史在寄主体内完成。 本纲只有1目,1科,16属,约45种。分属的主要依据是休眠孢子囊的有无,休眠孢子囊的联结程度、状态和形状,其次是寄生专化性和寄主的反应等。常见的属有根肿菌属(侵害十字花科)、粉痂菌属(为害马铃薯)、球壶菌属(侵染婆婆纳)、四粘菌属(侵害水生被子植物)、层盘菌属(侵染水马齿)、沃罗菌属(侵害无隔藻、绵霉)和多粘菌属(为害禾谷类作物)等,它们引起多种栽培植物的病害,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