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柿(学名:Diospyros fanjingshanica S. K. Lee)是柿科柿属下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其枝条平滑,叶基部宽楔形,侧脉每边9条,宿存萼裂片长约达2厘米,果柄长2厘米,果稍大 。 形态特征
梵净山柿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褐色,稍纤细,无毛或基部稍被小伏毛。两三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有纵裂,狭唇形的小皮孔。叶薄革质,长椭圆形,长7-11.2厘米,宽2.2-4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尾状渐尖,钝头或尖头急尖,基部宽楔形。叶柄稍纤细,长约8毫米,上面有短柔毛。果生嫩枝下部,单生,着生处下方有早落的苞片遗痕。果近球形,直径约3厘米,嫩时绿色,初时被短硬伏毛,成熟时变无毛,有种子约4颗。种子长圆形,略呈三棱形,长约1.4厘米,宽约9毫米,侧扁,背部较厚。宿存萼4深裂,裂片厚纸质,卵形,长约2厘米,宽约1.1厘米,两面稍被小伏毛,纤细的纵脉和网脉在两面上都稍突起。果柄略纤细,长约2厘米,有微小柔毛。果期12月。 生长 环境
梵净山柿生长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密荫林谷中。其生长环境特殊,对环境的适应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