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

是承载人类遗体的柜子
棺材,亦称寿棺、枋、寿枋、老房、四块半、十大块,是承载人类遗体的箱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装着遗体的棺材称为灵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制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1]
据出土实物考证,中国的棺材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197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中特旗的石棚山上,发现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墓地,考古工作者在这里的大多数墓底发现了桦树皮,并且有的尸骨上还覆有树枝覆盖,在这里桦树皮和树枝已经具备了遮盖尸体的性质,它们可以作为我国古代棺木文化形态发展的滥觞。[2]
在现代社会中,棺材对于孝文化的存在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物质载体,体现了对先祖的缅怀和敬仰。孝观念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经历了从敬鬼神到敬人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对死者的事死如事生的态度。这种态度具有神圣性、精神层面的终极意义和社会生活层面的教化规范,使得孝观念在丧葬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棺材作为丧葬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和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慰藉和寄托。通过使用棺材,人们能够让先祖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得到体面的告别,同时也能够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因此,棺材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存在意义,是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一种方式。[2]

命名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棺这一字的解释是:“棺,关也,所以掩尸,从木,官声”。关于[guǒ]的解释是:“椁,葬有木郭也,从木郭声”。椁是指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从其对于“棺”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棺就是用来收殓已逝世者尸体的器具,其本义就是棺材,棺木的意思。椁是棺材外面包裹的又一层棺,棺椁在中国古代一般都是高门大户为逝去的亲人订做的棺木,它代表着一定的地位和声名。还有称其为棺具,也就是指装殓死者尸体的葬具,俗称棺材。棺材有棺木、棺函、寿器等别称。世俗取“棺”通“官”,“材”通“财”利用同音和同韵,以此来表示吉利吉祥,故通称为棺材。棺是由树木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棺木、棺材本来是指用来做棺具的木料,后来用以指已做成的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