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钱(英文名:sand dollar),又称“海钱”,海胆纲盾形目的统称,是一种栖息在沿海水域沙土环境中的棘皮海洋动物。[3][4] 沙钱身体多呈圆盘状,口在腹面中央,常有咀嚼器官,以沙粒或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3][4]肛门在腹面或移到壳后缘,管足孔在背面形成花瓣状。壳内常有发达的支持骨骼。壳坚硬,呈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常为圆形或五角形,较扁平而呈盘状。步带板在反口面改变为瓣状。棘细小,多而大小一致,呈绒毛状。沙钱多潜伏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沙滩表面,或部分埋在沙内。全体密被绒毛状细棘,以利于在沙上移动和钻洞。[4]沙钱胆子较小,遇见天敌会钻入沙中。沙钱的运动与海星类似,底部的棘刺先把身体撑起,然后管足抓紧岩石进行移动。一旦被海浪拍打上岸,其棘刺及管足可以把自己翻正,以便再次钻入水中。沙钱离开海水一般仅能存活几分钟,潮水退去便会变干死亡,其死亡后留下的骨骼与白色硬币类似。[5][3] 沙钱全世界已知有144种,中国发现22种,绝大多数见于南海。[4] 简介
沙钱,或译“海钱”,是海胆纲分类下的其中一个目,其正式学名是楯形目。沙钱生活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沙滩表面或埋在沙内,甚至分布至水深3000米的海床。由于其栖息处及外形多呈圆盘状,彷如一个银币,因而得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