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目

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下的目
槟榔目为木本,树干不分枝,大型叶丛生于树干顶部。肉穗花序,花基数3。叶常绿,大形,互生,掌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芽时内向或外向折叠,多集生于树干顶部,形成“棕榈型”树冠。
槟榔目下属仅槟榔科1科。约212属,278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中国有22属(包括栽培),约72种,主要分布在南部。多为重要纤维、油料、淀粉及观赏植物。常见的代表植物有:蒲葵椰子、槟榔、王棕油棕等。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单干直立,多不分枝,稀为藤本。叶常绿,大形,互生,掌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芽时内向或外向折叠,多集生于树于顶部,形成“棕榈型”树冠,或在攀援的种类中散生。叶柄基部常扩大成纤维状的鞘。花小,通常淡黄绿色,两性或单性,同株或异株,基本上为3基数,整齐或有时稍不整齐,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肉穗花序,外为1至数枚大形的佛焰状总苞包着,生于叶丛中或叶鞘束下;花被片6,排成2轮,分离或合生;雄蕊6,2轮,稀为3或较多,花丝分离或基部联合成环,花药2室;心皮3,分离或不同程度联合;花粉2核,多数具单沟,也有具3沟或2沟,或具2孔;子房上位 1~3室,稀为4~7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短,柱头3。果为核果浆果,外果皮肉质或纤维质,有时覆盖以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种子与内果皮分离或粘合,胚乳丰富,均匀或嚼烂状。染色体:X=13~18。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