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

棕榈目唯一的科
棕榈科(学名:Arecaceae)是棕榈目(Arecales)的单型科,约有210属,2800余种,中国约有28属100余种,产西南至东南部各省。该科物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热带亚洲美洲,少数产于非洲[1]。在其天然分布区,棕榈科植物可以占据多种生境,从雨林荒漠均可见。[3]
棕榈科植物为灌木、藤本或乔木,茎通常不分枝,单生或几丛生,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刺,或被残存老叶柄的基部或叶痕,稀被短柔毛。叶互生,在芽时折叠,羽状或掌状分裂,稀为全缘或近全缘;叶柄基部通常扩大成具纤维的鞘。花小,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有时杂性,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佛焰花序(或肉穗花序),花序通常大型多分枝,被一个或多个鞘状或管状的佛焰苞所包围;花萼和花瓣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雄蕊通常6枚,花药,基着或背着;退化雄蕊通常存在或稀缺。果实为核果或硬浆果,果皮光滑或有毛、有刺、粗糙或被以覆瓦状鳞片种子与外果皮分离或粘合,被薄的或有时是肉质的外种皮,胚乳均匀或嚼烂状,胚顶生、侧生或基生。[1]
棕榈科大部分物种有相应的经济效益,很多种类如椰子Cocos nucifera)、槟榔(Areca catechu)、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等作为观赏植物被广泛栽培,是庭园绿化不可缺少的材料;还有很多物种如桄榔Arenga westerhoutii)可作为粮食作物,椰子Cocos nucifera)可作为水果和油料作物,其果壳可作为纤维作物糖棕Borassus flabellifer)可作为糖料作物;有些种类如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可作为建筑材料椰子Cocos nucifera)、槟榔(Areca catechu)等物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在很多历史文化中,棕榈科植物被寄予了胜利、和平、多产等多种文化含义。对于气候较冷的地方的居民来说,棕榈科植物则是热带风光和度假的象征。[1][3][4][5][6][7]
棕榈科多种因自然繁殖率低和人类活动干扰等原因濒危。2013年,棕榈科植物共计19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其中濒危(EN)等级的有8种,易危(VU)等级的有11种[8]。2021年,棕榈科植物董棕Caryota obtusa)、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矮琼棕Chuniophoenix humilis)、水椰Nypa fruticans)、小钩叶藤(Plectocomia microstachys)和龙棕(Trachycarpus nanus)均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等级为Ⅱ级[9]。棕榈科植物共计1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23年附录。[10]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