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山柑

山柑科山柑属植物
毛蕊山柑(学名:Capparis pubiflora),又名毛花山柑,是山柑科山柑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台湾(绿岛))、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生长于海拔11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灌丛及森林中。

形态特征

毛蕊山柑为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新生枝密被有短柄的丝质分枝毛;被毛立即或有时迟缓脱落,基部周围有钻形苞片状小鳞片;刺小,开展或微向上弯曲,有时无刺。叶革质或亚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少有近倒卵形,干后草黄至橄揽色,长6-15.5厘米,宽(1.6-)2.5-6厘米,顶端渐尖,尖头长可达2厘米,有时急尖,少有钝形,基部急尖或钝形,有时近圆形,中脉在表面近平坦,背面凸起,侧脉(6-) 7-10 (-12)对,淡黄色,网状脉明显;叶柄6-12毫米,无毛。
花数朵排成腋生短总状花序或簇生于叶腋,有时单花着生在腋生的短枝上,花序轴基部与顶部均有钻形苞片状小鳞片;花梗纤细,长1-2厘米,花期时被绒毛,后变无毛,基部有托叶状的小苞片;萼片近相等,草质,内凹,外面被短柔毛,长4-6毫米,宽2.5-4毫米,外轮顶端急尖或钝形,内轮顶端钝形或圆形;花瓣白色,长圆状倒卵形,长8-10毫米,宽3-4毫米,外面顶部及边缘有绒毛;雄蕊20-30,花药椭圆形,背部浅灰蓝色,腹部紫色,药隔白色;雌蕊柄长1.5-2.3厘米,花期时密被白色绒毛,果时无毛;子房椭圆形,长1.5毫米,直径约1毫米,花期时密被白色绒毛,果时无毛,柱头小,瘤节状,无毛,胎座2-3,胚珠多数;花梗及雌蕊柄在果时均不显著增粗。
果近球形,直径8-10(-20)毫米,顶端有脐状凸起,干后果皮坚硬,平滑,黑色。种子1至数粒,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高约4毫米。花期3-5月,果期7-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