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又称咖啡鞣[róu]酸,属于酚酸酯[zhǐ]类结构的天然药物,由咖啡酸和奎宁酸缩合面成。是一种提取自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18O9,化学结构的系统命名为:1,3,4,5-四羟基环已烷羧酸-(3,4-二羟基肉桂酸酯)等。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是许多中草药如金银花、杜仲、茵陈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众多水果蔬菜中的有益成分。易溶于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三氯甲烷、乙醚、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1][2] 绿原酸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还具有抗病毒、抗诱变、抗过敏,增高白细胞、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和维持机体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防止和延缓肿瘤突变和衰老等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等。绿原酸还对人有致敏作用,可引起气喘、皮炎等变态反应,但口服无此反应,因为绿原酸可被小肠分泌物转化成无致敏活性的物质。绿原酸毒性很小,对幼大鼠灌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1克/千克,腹腔注射大于0.25克/千克。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胃癌、结肠癌等方面疾病的临床治疗。[1][2] 分子结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