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

敦煌地区的古名
沙州,古代行政区划,十六国前凉置沙州,治所在今敦煌,辖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之后,西秦北凉设有沙州,还有南朝册封吐谷浑、阴平国也有沙州名号。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瓜州为西沙州,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改西沙州为沙州,治所在敦煌县安史之乱后,沙州归吐蕃唐宣宗后,归义军收复,归义军的治所记载沙州。

历史沿革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文王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设置为沙州,州治在敦煌。
沙州中小学重建效果图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武德五年(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改为沙州。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沙州陷吐蕃。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归唐,大中五年(851年)建归义军节度于沙州。后张氏宗族内乱。其孙张承奉节度使,叛唐自立“西汉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此时回鹘也控制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金山国”为打通东西交通,与回鹃交战,结果一败涂地。后回攻打沙州,张承奉难以抵挡,只好投降。后梁乾化三年(914年)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长史曹议金取代节度使地位,统领瓜、沙二州。宋景佑年间沙州为西夏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