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氏锥齿鲨-快懂百科
沙虎鲨(学名:Carcharias taurus),又名戟齿砂鲛或戟齿锥齿鲨、欧氏锥齿鲨、沙锥齿鲨,是一种生活在海岸海域的大型鲨鱼。它们生活在大陆架上,从沙滩和水下礁石到深度约191米的海域。沙虎鲨的外表凶猛,有强劲的游泳能力,但它们通常保持沉静和游动较缓慢,除非受到挑衅,否则它们并不带有攻击性。沙虎鲨的头部尖锐,身体庞大,长度可达3.2米。它们的背部呈灰色,有红棕色的斑点。它们的食物包括硬骨鱼类、甲壳类动物、鱿鱼、鳐鱼和其他鲨鱼。沙虎鲨是一种相对温和和缓慢移动的鲨鱼,没有确认的人类死亡事件。在怀孕期间,发育良好的胚胎会吃掉其他胚胎,这种繁殖策略被称为子宫内食肉,也被称为“吃兄弟”。沙虎鲨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由于它们对圈养的耐受性,沙虎鲨是公共水族馆中最常见的大型鲨鱼之一。[1] 形态特征
欧氏锥齿鲨体延长而粗大,呈纺锤形。头宽扁而长,吻部狭小而低平,前端尖。口大,腹位,深弧形;有唇褶,上唇褶在唇的里侧,较细。齿大小 不匀,锥形而裸露;上颌每侧各22枚,下颌每侧各20枚,均无正中齿。下颌短而窄。眼小,侧上位,近圆形;眼间隔宽平,约等于吻长。鳃孔每侧5个,宽大,后2个相距较近,最后1个近位于胸鳍起点前。尾部较长而侧扁,略小于头和躯干之和;尾柄短,高约为长的1.2倍,无侧突,尾基上方具有1凹洼。 背鳍2个,分离。第1背鳍位于体背中间稍偏前,第2背鳍起点位于腹鳍末基稍后背上;两鳍近同形同大,前缘后倾,顶角钝圆,后缘凹入,下角稍尖突。胸鳍宽大,前缘浅弧形,外角和里角钝圆,后缘微凹。腹鳍略呈方形,位于两背鳍中间稍前下方,外角钝圆,后缘平直,里角钝尖。臀鳍起点位于第2背鳍基底中部稍后下方,末端距尾基较近,两鳍近同形同大。尾鳍宽长,尾椎轴微上翘,上叶狭长;下叶前部呈三角形突出,中部低长,与后部之间有1缺刻,后部似小三角形突起。体黄褐色,具有不规则锈斑,腹面淡灰色。 各鳍均有锈斑,边缘黑色。它们一般长3.2米。雄性沙虎鲨长约2.1米时达至性成熟,而雌性则要2.2米长。于2007年8月,在澳洲的西南岩地就发现了一头白化的沙虎鲨。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