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

河北省辖市
沧州市,又称“狮城”,“武术之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部与天津市廊坊接壤,南部与山东省德州、滨州两市为邻,西部与保定衡水毗连。地跨北纬37°29′~38°57′、东经115°42′~117°50′。东西长181千米,南北宽165千米,总面积14304.26平方千米。[1]2022年末沧州市常住人口731.48万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回族居住地。[11][3]现辖4个县级市、10个县、2个区和渤海新区沧州开发区、沧州高新区。市人民政府驻运河区解放西路39号。沧州市第一个被国家命名的地级市“武术之乡”,沧州市吴桥县是中国杂技技艺的发祥地。[6][12][13]沧州历史上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14]
沧州位于河北平原东部,西部是太行山山前冲积扇缘的一部分,中部是由多道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东部为渤海潮汐堆积形成的滨海海积湖积平原。[15]沧州市地处渤海西岸,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15][1]
沧州境内早在秦以前就已有明确的行政设置。两汉置渤海郡、河间国及章武郡,同属冀州。北魏增置浮阳郡,并置瀛州于赵都军城,辖河间、高阳、章武、浮阳四郡,渤海郡仍属冀州。北魏熙平二年,设沧州于饶安,辖浮阳、乐陵、安德三郡。北周置长芦县。北宋以瀛州为河间府。金代置河北东路于河间,辖沧、景、寿、清等州。元代改河间路,明清为河间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沧州改为直隶州,辖盐山、庆云、南皮等县。雍正九年降为散州,属天津府。民国2年(1913年),沧州改称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民国17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36年(1947年)6月,设立沧市。1949年8月设沧县专区,沧市改称沧镇,为县级镇。1953年,沧镇改为县辖镇。1958年6月和12月,沧县专区先后并入天津专区、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及沧州市。1983年11月沧州市升为省辖市,辖运河、新华、郊区3区和沧县。1986年3月辖青县。1993年7月,沧州地、市合并,成立新的沧州市,辖运河、新华、郊区3个区,沧县、青县、献县、肃宁、南皮、盐山、东光、吴桥、孟村、海兴10个县,泊头、黄骅、任丘、河间4个县级市。1997年11月,撤销郊区,形成现今的行政区划。[16]
沧州市区域产业特色明显,以农业为基础,[17]形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及冶金、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五主导行业;[18]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沧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梯队。[2]2022年沧州市生产总值(GDP)完成4388.2亿元,同比增长4.2%[3]沧州拥有一批国字号特色产业被誉为“中国铸造之乡”、“中国裘皮之都”、“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包装机械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和“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18][19]
沧州境内有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世界级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流经沧州253公里,纵穿全境,是流经最长的地级市。[20][2][21]沧州既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也是北方重要的陆海交通枢纽。境内有京沪高铁和京九、京沪、朔黄、邯黄等7条铁路及7条高速公路,是京津1小时交通圈重要城市之一。2002年,黄骅港建成运营,成为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1][1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