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百合纲

动物界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
海百合纲(学名:Cr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下的一个纲(后文简称为海百合),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种类约有5000多种,现存仅1个关节海百合目或称亚纲,约有610多种。[6][7]海百合英文名也作Sea lilies,在希腊语中译为“lily-like”(“百合状”),是指其外形酷似植物百合。[7][4]海百合在形态学上常分为有柄海百合和无柄海百合两大类,二者皆具有冠、茎和根部,口在冠中,位朝上开,区别于其他棘皮动物,腕从中央冠中伸出。二者腕数略有不同:有柄类最少2个,最多200余个;无柄类原生5腕,可一再分支为多数,总体来说一般为五个或五的倍数,[8][9]腕的腹面有食物沟,沟两旁是触手状管足。[7]海百合采取有性繁殖,[10]且具备很强的再生能力。[8]其下许多物种的体表颜色鲜艳而美丽,[11]
海百合的分布十分广泛,世界领域内主要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及亚洲部分地区[4][12][13]。中国存有完整的海百合化石,但仅在西南部贵州新铺,以及云南纳革歹-贵州兴义岔江一带。[14][15][11]海百合根据形态种类不同栖息地稍有区别,如有柄海百合多数栖息于深海;而无柄类海百合则多数活动于沿岸的浅海,最深不超过1500米,极个别的到4000米。[16][9]
海百合能够产生毒性,有些毒性天然产物具有鱼类抗饲料活性,可相对抵抗或减轻饲料中某些成分对鱼类生长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生态价值。[17]除此外海百合体内色素及分离出的纯化合物对生物化学具有较高的科研意义;海百合化石是古地质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极具考古价值。[17][18]

分类

海百合纲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棘皮动物门,约占棘皮动物数量的三分之一,也是棘皮动物门中最古老的一纲。[19]20世纪70年代末,Meyer和Macurda(1980)对所有热带区印度-西太平洋的海百合动物群进行了首次全面调查,发现并记录了21种无柄海百合,这一数据最大程度涵盖了除印尼和大堡礁以外,其他地区最丰富的浅水海百合动物群。同时期Gisle´n等人发现,在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群岛)的50米以下海域有110-125种海百合(包括18个有柄分类群)。[20]截止至2022年,据Korh等人统计,现生海百合在世界领域有8目41科189属681种,[3]在中国领域有3目12科27属44种。[1]以下简述主要目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