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排放污染物少或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
清洁能源(Clean Energy),又称绿色能源。狭义的清洁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与可再生能源类同。广义的清洁能源,指的是排放污染物少或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1][2]
2001年9月11日,北京市“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机遇。“绿色奥运”推动新型电池与清洁燃料车产业,助力清洁能源使用及交通污染防治。[3] “十一五”期间,全国深化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行“退二进三”,搬迁改造重污染企业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清洁能源改造,发展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淘汰燃煤小锅炉;京津冀等地区启动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完成1462座、500座、514座、256座加油站改造工程。[4]2017年1月5日,《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明确了能源领域治理雾霾的方向与希望,指出在“十三五”期间,清洁能源会发挥重要作用,其消费增量占全部能源消费增量的比例达68%以上。[5]截至2021年7月,中国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0.3亿千瓦。[6]2022年,中国全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7]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8.6%,上升2.2个百分点。[8]
清洁能源是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对清洁能源的认识,探索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9]

基本概念

清洁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有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湖自能等,清洁能源往往具有可再生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