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棠

蔷薇科苹果属乔木
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er),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乔木,又名野海棠、野花红、花红茶、秋子,茶海棠、小石枣[2],分布于日本及中国[3],在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等地[2]。耐寒耐旱,喜光不耐阴[4],多生长于海拔50~2900米处,生山坡或山谷丛林中[2]
湖北海棠高达8米,幼枝具短柔毛,后脱落,老枝紫褐色,冬芽卵形;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叶柄嫩时被短柔毛,后脱落,托叶草质至膜质;伞房花序苞片膜质,披针形,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短,花瓣粉白色或近白色,花柱3~4枚,基部有毛;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黄绿色稍带红晕。花期4~5月,果期8~9月。[2]
湖北海棠是优良的砧木遗传改良材料,可帮助选育抗病毒、可繁殖的矮化砧[5];湖北海棠可作观赏植物,可孤植株、丛植、片植于公园、庭园、道路旁等绿地[6][7];湖北海棠叶、根、果均可入药,有治疗食积停滞、消化不良、跌打损伤的功效[8],叶可以制茶,含有黄酮类茶多酚蛋白质、铁、铜等物质[9][10]

近种区分

湖北海棠与山荆子M. baccata(L.)Borkh.)外形很相似。湖北海棠幼叶、花萼花梗常紫红色,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短,花柱3~4枚,山荆子萼片长于萼筒,花柱5或4,且湖北海棠叶边锯齿较为尖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