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是灵芝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灵芝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多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既可用于制作药膳,亦可加工成饮品、面包及面粉等多种产品。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可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其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在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灵芝的记载。
灵芝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其中绝大部分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中国是灵芝真菌资源分布广泛的地方,[1]其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

形态特征

灵芝子实体大多为一年生,少数为多年生,有柄,小柄侧生。菌盖木质,木栓质扇形,具沟纹,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5-20厘米×8-28厘米,厚0.5-2厘米,或5-15厘米宽,表面褐黄色或红褐色,血红至栗色,有时边缘逐渐变成淡黄褐色至黄白色,具似漆样光泽,盖表有同心环沟,或环带棱纹,并有辐射状的皱纹,边缘锐或稍钝,有时成截形,往往内卷。菌肉厚0.5-0.8厘米,白色至淡褐色,接近菌管处常成淡褐色,菌管小,长0.5-0.8厘米。管孔面淡白色,白肉桂色,淡褐色至淡黄褐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4-6个。菌柄侧生、偏生或中生,近圆柱形,有时粗细不等或近念珠状,与菌盖同色或稍深紫褐色,有较强的漆样光泽。担孢子卵形或顶端平截,双层壁,外壁透明、平滑,内壁褐色或淡褐色,具小刺,中央具一油滴,8.5-12微米×4.5-7.5微米。

生长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