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

慢性传染病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1][2]

主要类型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三个型:即牛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禽分枝杆菌(禽型)。该病病原主要为牛型,人型、禽型也可引起本病。此外还有冷血动物型和鼠型,但对人畜都无致病力。
结核杆菌的形态,不同的型稍有差异。人型结核菌是直的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牛型结核菌比人型菌短粗,且着色不均匀;禽型结核菌短而小,呈多形性。
本菌不产生芽孢荚膜,也不能运动,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结核菌具有蜡质膜,不能用普通的苯胺染料染色,必须在染料中加人媒染物质。常用的方法为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一旦着色,虽用酸处理也不能使之脱色,所以又叫做抗酸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