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非洲和西南亚的大型猫科动物
狮(学名Panthera leo),大型猫科动物,雌性体长142~185厘米,肩高81~99厘米,体重83~185千克雄性体长184~209厘米,肩高99~109厘米,体重142~272千克。[1][2][3][4][5]狮通体为棕黄色,成年个体没有斑纹,腹面颜色要比背面浅一些,尾尖都有一簇黑毛,耳后有黑斑;雄狮头、颈和肩部生有显著的鬃毛,而雌狮没有。其身体强壮,尤其是前半身,适合制伏大型猎物。[1][2]狮以大型有蹄动物为主要食物,群体狩猎,是唯一一种真正的群居猫科动物[1][2][3][4][5]狮群为母系群,雌狮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个狮群,而雄狮成年后会离开母群,到其他狮群去繁殖。[1][2][3][4][5]
史前狮类体重可超过400千克,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6][7][8][9]其分布曾经遍布五大洲,是世界范围内的陆地顶级掠食者。[10][11][12]到距今1.2万年前的更新世末,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洲的史前狮类都走向了灭绝,生活在非洲、西南亚和南欧的现代狮就成为狮类家族仅存的硕果。[10]近代以来,现代狮的分布范围也在不断退缩,截至2014年,现代狮的分布区仅占历史分布区的8%,它在欧洲北非已彻底灭绝,在亚洲仅在印度吉尔森林残存,在西非分布范围仅剩1%,而且数量仍在继续下降。[13]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14年将狮的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将西非狮评定为极危(CR),而在2008年将亚洲狮评定为濒危(EN)。[13][14][15]

分类和演化

命名和分类

1758年,瑞典动物学家、“现代分类学之父”——林奈(Carolus Linnaeus)首次描述了狮,将其定名为Felis leo。[16]当时林奈认为狮、虎、豹均属于猫属Felis),但后来学者普遍将其归入豹属Panthera)。[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