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灯

流行于贵州凤冈县的民俗
狮灯在贵州凤冈县城乡广泛流行。每年春节或平时的重大节日,都有狮灯参与庆贺。

表演运作

狮灯的表演队伍由“笑和尚”(俗称大头和尚)、“孙猴子”、“狮子”(2人)、锣鼓队(4人)等组成,另有执散灯笼起照明作用的多人。笑和尚和孙猴子均戴有面具。孙猴子手执金[]棒戏谑,或鞭打狮子,或敲击笑和尚头部,或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精灵鬼崇,妙趣横生。此外,孙猴子还具有较高强的武功。诸如:翻跟斗,倒挂金钩、头首倒立,鲤鱼打挺,翻空心跟斗等等。笑和尚右手摇蒲扇,左手执小绣球逗引狮子,在锣鼓伴奏下起舞,其动作呆傻、迟缓。表演时,挺着大肚,踱着方步,或与孙猴共玩游戏,或协助狮子共同完成某些动作。狮子为二人合演,一人玩狮头,一人玩狮尾。两人动作要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使观众看不出破绽,如同一全狮。表演者,不但要具有高强的武功表演技巧,而且应具有胆大、心细、沉着、稳重的素质。表演分地面表演和高台表演。地面表演的动作有:翻滚、跳跃、飞涧、站立(即玩狮头者的双脚踩在玩狮尾者的双肩上)。高台的表演技艺高超,动作惊险,难度较大。一般由十二张大方桌搭建“龙台”(俗称“一柱香”)。其狮子逐级向上爬,爬至台顶后,要在台顶做相关动作。常见的有“踩斗底”、“拜四方”。狮登台表演时,孙猴子和笑和尚在地面表演,做配合台顶的各样动作。待狮子表演完“踩斗底”、“拜四方”后,孙猴子即登上台顶“打加官”。所谓打加官就是孙猴子在台顶表演“头首倒立”(俗称“立桩”),当两腿并拢伸直后,台下的人(一般是灯头)便喊加官口号(此时锣鼓停止)“张××加官,加官进禄,六位高升,自从今日加官后,财也发来人也兴。”待被喊加官者掏出现钞奉上后,孙猴才放下两腿,结束对一人的加官。奏一段锣鼓后,接着又进行第二次头首倒立,喊第二位加官“李××加官,加官进禄,六位高升,自从今日加官后,世代儿孙坐北京。”待被喊加官者掏出现钞奉上后,孙猴又才放下双腿(结束对第二人的加官),奏一段锣鼓后,再对第三位加官,依次类推,直至在场人等(一般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人,或者是有钱的富户)都加官后才算结束“打加官”的表演。打加官又叫讨吉利,讨喜钱,是狮灯牟取钱财的一种手段。打加官者越多,收入就越大。
此外,有的主人为支持狮灯,感谢狮灯前来贺喜,都要捐款。但其捐款不直接交与灯头,而是藏于堂屋的某一角落,或香火台上,让孙猴自己去寻找。有的还把现金放在堂屋上方的“猫梁”或“燕子梁”内,让孙猴去取。孙猴必须用高难度动作(如“倒挂金钩”、“走倒立人”等)才能取到。如取到的金额多,则伸拇指夸赞。反之,则伸小指,并刮脸讥讽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