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是一种以瘙痒性丘疹鳞屑性红斑为典型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1] 该病病因不明,可能与人类疱疹病毒HHV-7及HHV-6感染有关,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该病发生,许多药物也可诱发玫瑰糠疹或玫瑰糠疹样疹,包括砷剂、铋剂、金剂、有机汞等。[1][2]多累及中青年,春秋季多见,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初起皮损常为单个玫瑰色淡红斑,1~2周内皮损增多扩大,伴不同程度瘙痒。[1]该病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消除患者的顾虑。可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12、葡萄糖酸钙及硫代硫酸钠等,严重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还可根据皮损变化选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洗剂、霜剂 、喷雾剂等。此外,还可用中药及针刺治疗。[4][2] 该病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2~12周,4~8周后常自然消退,也有数月甚至数年不愈者,但愈后一般不复发。[1][3] 病因
病因不明。目前有感染、药物因素、自身免疫、遗传性过敏等各种学说,其中以病毒感染学说可能性最大,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该病发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