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鸻[héng](拉丁学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2]),别名东方环颈鸻、白颈鸻、环颈鸻、白领鸻,[3]是鸻科鸻属的鸟类。[2]其通常活动于海边潮间带、盐田、沿海沼泽和水田;在内陆的河岸沙滩、湖滨等荒地中亦比较常见。其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等许多国家。[4] 环颈鸻体小,[5]体长150-174mm,体重为33-47g。雄性成鸟(繁殖羽):额前和眉纹白色;头顶前部具黑色斑。头顶后部、枕部至后颈沙棕色或灰褐色。颏、喉、前颈、胸、腹部白色,只在胸部两侧有独特的黑色斑块。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雌性成鸟(繁殖羽):在雄性是黑色的部分,在雌性则被灰褐色或褐色所取代。雌性成鸟非繁殖羽(冬羽):同繁殖期的雌性成鸟一样暗淡,头部缺少黑色和棕色。幼鸟:额前和眉纹浅黄色,胸斑萎缩。[4]环颈鸻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6]其通常单独、或者3-5只集群活动。[4]其主要食物是陆生和水生无脊椎动物。[7]其天敌为田鼠和黄鼬。[4] 2016年,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1]2023年,环颈鸻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8]
形态特征
环颈鸻体小,[5]体长150-174mm,体重为33-47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