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草

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
琉璃草(学名:Cynoglossumzeylanicum(Vahl) Brand)是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直立草本,高40-60厘米,稀达80厘米。茎单一或数条丛生,密被伏黄褐色糙伏毛。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柄,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序顶生及腋生,分枝钝角叉状分开,无苞片,果期延长呈总状。小坚果卵球形,长2-3毫米,直径1.5-2.5毫米,背面突,密生锚状刺,边缘无翅边或稀中部以下具翅边。花果期5-10月。
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东至河南陕西甘肃南部。生长于海拔300-3040米林间草地、向阳山坡及路边。
根叶供药用,可治疮[jiē][yōng]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及黄胆、痢疾尿痛肺结核咳嗽。[1]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40-60厘米,稀达80厘米。茎单一或数条丛生,密被伏黄褐色糙伏毛。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柄,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0厘米(包括叶柄),宽3-5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上下两面密生贴伏的伏毛;茎上部叶无柄,狭小,被密伏的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