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控制论

生物控制论
生物控制论是运用控制论的一般原理,研究生物系统中的控制和信息的接收、传递、存贮、处理及反馈的一种理论。

发展历程

控制论的应用分支。它运用控制论的一般原理,研究生物系统中的控制和信息的接收、传递、存贮、处理及反馈。1948年N.威纳的经典著作《控制论》的出版。标志着控制论学科的诞生。N.威纳认为,控制论是: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而生物控制论探讨有机体和机器中的控制和信息的一般原理,并试图建立有机体中的控制和通讯过程的一般语言。生物控制论的目的主要在于建立能反映人体和动物功能的模型与理论,而且这种模型和理论中的逻辑原理及有机体本身中起作用的逻辑原理是相同的。它也试图建立和生物系统有同样的物理与生物化学成分的模型。它是少数能真正地称之为边缘科学的学科之一。无论对生物学还是医学来说,生物控制论都给了它们以一种新的、普遍适用的,能充分发挥数学威力的语言。
生物控制论和仿生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中研究生物系统中控制和通讯过程的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工作有着共同的内容,但前者着眼于研究生物系统的控制和通讯规律本身,后两者则着眼于应用。生物控制论也是理论生物物理的一个分支,只是它是从信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理论生物物理的其他分支则更多地从能量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生物控制论由于在研究中广泛地应用了数学工具,因此生物控制论也是生物数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是研究用机器实现人的部分智力活动的科学,其中研究用人工神经元构造的网络来模拟神经功能的工作和神经控制论也有公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