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又称电子出版物。我国新闻出版署1996 年颁发了《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中指出: 电子出版物系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 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 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电子出版物的主要媒体形态有: 软磁盘、只读光盘( CD- ROM) 、交互式光盘( CD- I) 、照片光盘( PHOT O- CD) 、集成电路卡( ICCARD) 等。电子文件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在办公和管理领域的运用。电子文件的科技进步性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数字化生存,另一方面是网络化传递。

特点

第一,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使文件的记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它改变了信息的承载介质,使实物媒体,包括纸张、胶片、录像带及其他介质,像这些媒体的计算机存储形式,例如磁盘、光盘等加快转移。从这种意义上说,电子文件数字化的结果,可以逐渐实现无纸办公,改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数字化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质量和速度,实现了生产和管理效率的双翼齐飞。
第二,电子文件可以被高速检索。计算机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借助于这种优势,在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系统中,能迅速、多方位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