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旱莲子草

苋科莲子草属植物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1]苋科莲子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2]原产巴西、巴拉圭以及阿根廷的北部区域,[3]在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2]该植物的茎基部匍匐,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花密生成具总花梗的头状花序;果实未见,花期5—10月。[3]
喜旱莲子草在2003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4]中国引种于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后逸为野生。[5]喜旱莲子草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作用,可作饲料。[5][2]

形态特征

喜旱莲子草是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微有柔毛。[3]
喜旱莲子草的花密生成具总花梗头状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白色,顶端渐尖;苞片卵形,小苞片披针形,长2毫米;花被片矩圆形,白色,光亮,无毛,顶端急尖;雄蕊花丝基部连合成杯状;退化雄蕊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