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丹桂

中国越剧演员
筱丹桂(1920年—1947年10月13日),本姓钱,名春韵、春凤,[shèng]县长乐人,中国越剧女演员,被誉为“越剧皇后”。[1][2]她是女伶中最早冠以“皇后”之人,与姚水娟并称为“一娟一桂”。[3][4]筱丹桂1930年进入高升舞台学艺,先后攻老生旦角,成为该班主要花旦。她擅长旦角戏和女扮男装戏,行腔委婉动听,感情丰富。筱丹桂的代表作品有《西厢记·拷红》《倭袍·刁刘氏》《马寡妇开店》《玉蜻蜒·张氏劝夫》《龙凤锁》等。[5]在民国时期是著名越剧女演员,曾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的说法。[6][7]1947年10月13日,年仅27岁的筱丹桂在家服“来沙尔”自杀。[8][9]

人物经历

幼年丧父,8岁为童养媳,后领回,入义塾读书2年。1930年进高升舞台学艺,拜俞传海为师,先攻老生后改旦,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嗓音甜润,扮相俏丽,尚未出科即成为该班主要花旦。出科前后随班演于嵊县萧山绍兴余姚宁波杭州等地。1938年4月到沪,18岁即挂头牌,在恩派亚大戏院演出。不久合同期满,复回浙江演出。以擅演彩旦戏著名。在高升舞台时期,学习赵瑞花的表演艺术,后与施银花同台演出,得到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从宁波红到上海后,很快就弛誉春申,曾有“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1940年5月被混迹越剧界的流氓张春帆看中她的技艺,“聘请”她和师姐妹数人到上海卡德戏院演出,后在浙东戏院走红。1942年3月12日,农历壬午年正月廿[niàn]六日:丹桂剧团成立。1945年9月1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五日:徐玉兰参加丹桂剧团。与徐玉兰合作后,演出了《秦淮月》《是我错》《红拂女》《卿何薄命》《青衫迷》等新戏。1947年8月,袁雪芬尹桂芳等越剧姐妹为自建越剧剧场和越剧学校举行《山河恋》联合义演,她在剧中饰宓姬一角,成为“越剧十姐妹”之一。义演结束后,积极靠拢进步文化人士,观摩电影,征求剧本,希望在自己剧团里进行新的改革尝试。但这一切均为张春帆所不满。10月5日,她去大华戏院看电影,遇本团导演冷山(金兆元),因都未卖到票,两人交谈多时。张春帆诬蔑其与冷山关系不正常,并折磨她,多次当众辱骂她,她有口难辩,终于在10月13日下午服“来沙尔”饮恨而死,死前写了“做人难,难做人,死了”的字句。享年27岁。10月16日大殓时,全市34家越剧场子停演日场,300多名越剧演员和无数观众拥向淮海路的上天殡仪馆向她致哀。
筱丹桂图片

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