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

鲤科赤眼鳟属鱼类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鱼、红眼草鱼、红眼马郎、野草鱼、赤眼鲮等,是优质的经济鱼类之一。体重0.5~2.5千克,体长82~340毫米,体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背缘平直,腹部无腹棱。体灰黄带青绿色,背部较深,腹部银白色,腹膜深黑色,眼上缘有一红斑。[5][8][7]赤眼鳟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值得开发驯养的优质淡水鱼类。[11]
赤眼鳟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越南的部分地区。赤眼鳟在中国分布于除西北西南地区以外的各水系。常栖居于水的中层,在流水和静水中都能适应,但更喜生活于流速较缓慢、水草丰富的江河湖泊中。野生的赤眼鳟不常群居,而人工饲养的赤眼鳟却经常集群活动和觅食。野生赤眼鳟主要以藻类和水生高等植物为食,也食用小鱼、有机碎屑和昆虫,而人工饲养的赤眼鳟食用人工配合饲料。[7][12][13][14][10]
赤眼鳟易饲养,产量高,可做水产行业的饵料鱼;人工养殖的赤眼鳟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野外种群还可净化水源,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15][12][14]
2007年12月12日,赤眼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16]
2020年,赤眼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