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

六大基本茶类之一
1
4
红茶是茶叶的一个品种,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有着茶红、汤红、叶红的特殊品质,因此得名“红茶”,又因茶叶红似黑,故英文名字为“Black Tea”[1][2]
红茶最初起源于中国,早在14世纪《多能鄙事》中已有相关记载,16世纪正山小种红茶福建诞生,从17世纪开始逐步展开世界贸易并传播于世界。在国际市场上,红茶贸易量占世界茶叶总量的90%以上[1][3],主要分布在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国,这些国家多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比较适合茶树生长[4]。可以制作红茶的茶树多种多样,但一般可以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两大类别,根据不同的品质特征成品茶也可以分为多个品类,在中国主要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1][5][6]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汤明艳,香气高长醇和,叶底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其制作工艺主要有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种,冲泡方法也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种,优质而且内含物质丰富的红茶冲泡后会出现“金圈”或“冷后浑”的现象[7]。此外,红茶和其它辅助性原料按一定比例调配和制作还衍生出了各种调味茶,主要有英国格雷伯爵茶、印度阿萨姆奶茶和中国荔枝红茶[5][8]

历史发展

中国是红茶的发祥地,14世纪,明朝大臣刘伯温在《多能鄙事》中就有记载“兰膏红茶”和“酥签红茶”的调制法,这是关于红茶的最早记录,大约16世纪末,正山小种红茶福建省桐木关生产。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小种红茶运往荷兰,继而又相继运往英国、西欧和北美等国家,主要供应皇室贵族。茶饮之风在欧洲逐渐兴起,正山小种成为中国优质茶的代表,首次打开中国茶叶的贸易市场,同时也拉开了世界红茶生产和贸易的序幕[5][9][10]。18世纪,中国又发明了工夫红茶[11],之后红茶传遍世界各地,价格也日趋低廉,红茶由皇室逐渐走向普通民众,直至19世纪中后期,中国红茶在生产和贸易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尤其是随着正山小种生产技术革新,加工工艺精细化,以及国际市场上出现著称“王子茶”的祁门工夫,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