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战斗机

中国台湾地区研制的双发轻型战斗机
IDF战斗机(英文: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7]又称自制防御战机,别称“经国”号战斗机,[2]是中国台湾在美国技术协助下设计研发的一种轻型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具备视距外作战能力,针对目标为解放军大量装备的歼-7、歼-8战斗机和对地攻击飞机,力求在质量上取得优势。[3]
1982年5月31日正式提出研制IDF的研究报告。同年的12月作出研制IDF的决策。1983年开始IDF的全面研制。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IDF原型机出厂。1989年5月28日首次飞行。1992年4月第一架生产型机交付军方,台军开始建立改装中队。至1999年9月止,IDF战机生产完毕,该年底全部服役。
IDF配备2台TFE1042涡轮风扇发动机,机身长14.21米,高4.65米,翼展9.46米,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实用升限11000~15250米,最大航程278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起飞滑跑距离约360米,作战半径约600千米,载弹量4000千克[5][4]飞机的雷达是金龙-53(GD-53)。[6]IDF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门备弹400发的M61A1机炮,以及台湾中山科学和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天剑”2雷达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天剑”1红外格斗导弹和“雄风”2反舰导弹[4]
IDF配备在台中清泉岗的3联队和台南的1联队。台空军在后续实施了IDF性能提升计划,发展改进型ADF战斗机,先后实施了庐山计划、[8]翔升计划、[9]翔展计划、[10]勇鹰计划等升级方案。[2][7]

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