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氏冕狐猴(Propithecus verreauxi),又称白色冕狐猴,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灵长类动物,属于狐猴科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的雨林、西部干燥落叶林、干燥针叶林以及南部的多刺灌木丛等各种环境。体毛较厚而柔软,通常为白色,头顶、四肢和身体两侧则为褐色。与其他冕狐猴一样,它们的尾巴很长,用于平衡树丛之间的跳跃。无亚种。 形态特征
维氏冕狐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也是最大的狐猴之一。成年维氏冕狐猴的头体长约为42.5至45厘米(16.7至17.7英寸),尾巴长约56至60厘米(22至24英寸)。成年雌性平均体重为3.4千克(7.5磅),雄性为3.6千克(7.9磅)。它们的毛发长而厚实,柔软,大部分是白色的,向下延伸的脖子后面,头冠为暗褐色。它有一个暗灰色或黑色的脸,眼睛大而明亮,呈现黄色。其胸部,肚子和腋下的皮毛更为稀疏,而露出其下灰色的皮肤。雄性维氏冕狐猴也可能会在胸部有一个由喉部腺体造成的淡淡的红褐色区域。它的头部有一个相对较低、扁平的颅骨,面部比大多数其他冕狐猴更宽,但口吻较小。牙齿结构独特,上颚的门齿很小,略微向内倾斜,下颚有着典型的狐猴类特征:牙梳。此外,它还有着适合擦碎叶子、水果和花朵的高耸臼齿。维氏冕狐猴的身体结构适应了树栖生活,拥有较宽的胸腔和灵活的腰椎,以及高窄的骨盆和浅的髋[kuān]臼。 分布范围
维氏冕狐猴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中。从马达加斯加西部的齐里比希纳河,南到西南角落的岛屿周围的Andohahela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