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

18世纪中叶英国人发明的产品
缝纫机是将裁片按缝合方式联结或固结的加工设备,[2]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1]1790年由英国细木工圣托马斯(Thomas Saint)发明,[2]能够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一般缝纫机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4部分组成。[1]缝纫机缝和原理是线圈缝合。[3]
1846年,美国人小埃利阿斯·豪制造出第一台双线锁式线迹缝纫机。1845~1854年是缝纫机发明的黄金时代。[2][3]1869年,李鸿章访问英国,带回了中国第一架缝纫机。[3]1889年胜家公司推出第一台电动缝纫机。20世纪30年代包缝机问世,40年代三针机、绷缝机、锁眼机等相继出现,缝纫机种类不断扩展。[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缝纫机工业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期,工业先进国家的家用缝纫机市场趋于饱和。[1]21世纪以来,中国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缝纫设备得到快速发展。[2]
改革开放前,缝纫机是中国四大件之一。[4]

发展历程

世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