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底灯鱼

灯笼鱼科底灯鱼属动物
耀眼底灯鱼(学名:Benthosema suborbitale),又名眶底灯鱼、小鳍深海灯笼鱼,灯笼鱼科底灯鱼属的海洋暖水性深海小型发光鱼类。体较延长,侧扁。体长约30mm。夜间向海面附近作垂直移动。分布于中国东海、南海日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亚热带海域里。别名还包括灯笼鱼、七星鱼光鱼,英文名为Myctophidae。该物种由Gilbert在1913年命名。

形态特征

体长形,侧扁,以背鳍的前方为体的最高处。体长为体高的3.87—4.34倍;为头长的2.85—3.61倍。头长为吻长的5.00—6.36倍;为眼径的2.86—3.88倍;为眼间距的4.57—5.0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6—2.28倍。体、头背后部、鳃盖部和颊部均被鳞。侧线鳞34—36。侧线完全。脊椎骨33—35。肛门位于臀鳍前方,圆形。
头中等大,侧扁。吻短,前端圆钝。眼大,侧上位,眼径约为吻长的2倍。眼间隔较窄,宽度约等于吻长。口大,口裂略斜,口角超过眼后方。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狭长,末端扩大,达前鳃盖下缘。两颌具细小齿,犁骨、腭骨具绒毛状小齿带。中翼骨具小齿丛。鳃耙3+1+10。鳃盖后缘光滑。鳃孔大。假鳃发达。鳃耙细长、侧扁。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
背鳍12—14;臀鳍16—19;胸鳍13—15;腹鳍8;尾鳍6—19—6。背鳍起点约在身体中部,位于腹鳍基后端的上方。脂鳍位于臀鳍基后端的上方。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底的后下方,其基底长于背鳍基底长。胸鳍细长,末端超过腹鳍基后方。腹鳍短,腹位。尾鳍叉形。尾鳍副鳍条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