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学名:Geranium wilfordii Maxim.),又名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等[3],是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2]。自然生长的老鹳草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以及俄罗斯远东,中国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如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2][1]。老鹳草生长于山坡、草甸、低山林、田埂、路边等,大多是海拔为1800米以下的地带[4][1]。 老鹳草株高30~50厘米,根茎粗壮且茎直立。叶片对生,叶片基部凹入成钝形,叶端钝圆。花序比叶片稍长,花序梗较短,每个花序梗上可长有2花;萼片呈卵状椭圆形或长卵形;花瓣呈倒卵形,一般为淡红色或白色;花丝呈淡棕色,被缘毛;花柱分枝呈紫红色,被短糙状毛。蒴果长约2厘米,被短柔毛和长糙毛。花期为6~8月份,果期为8~9月份[4]。 老鹳草味辛、苦,性平,中药老鹳草是老鹳草属植物老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除风湿,止泄泻,治痢疾,通经络的药用功效。可主治风湿痹症,痈疽疮肿,疮疡等[3]。老鹳草花色多,花美观,叶形美观,叶色鲜艳,能丰富城市景观[5]。 名称来源
从古至今,不同地区关于老鹳草的叫法不一,但多与其原植物形态有关[6]。老鹳草属(Geranium)名字来源于希腊语geránion,意味着鹤喙,生动地体现了这种植物果实的形状[7],《植物名实图考》 有云:“其角极似鸟嘴,因以为名”[8]。老鹳草始见于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 五叶草,出京都者良,名老官草 ”,“六阳草,一名老鹳草” ,“六阳草,土名老鹳草”。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 《分类草药性》中记载: “老鹳草,一名天罡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