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棘手,是临床上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4]
肌腱粘连与肌腱愈合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粘连的形成主要是内源性愈合因素和外源性愈合因素不平衡的结果。[5]根据粘连的性状和来源组织分为:疏松粘连、中等致密粘连、致密粘连。[6]肌腱损伤粘连表现为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手指时可以触及紧张的肌腱条索。[3]一般治疗适用于粘连程度较轻的肌腱粘连,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疗等功能训练。肌腱松解术是处理肌腱粘连,改善肌腱滑动功能的有效手段。[2]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抗氧化应激药物、TGF-β 抑制剂、抗代谢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帕霉素、5-氟尿嘧啶等以及中医药。[4] 减少粘连发生的主要包括提高损伤肌腱的缝合技术,术后康复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腱周粘连和关节挛缩,保护肌腱修复后的完整性,提高被修补肌腱的拉伸强度。在修复肌腱和周围组织时,放置物理和机械屏障通过阻断外源性愈合,限制修复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接触,减少修复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7]使用的化学试剂中包括局部皮质类固醇、氢水和5-氟[fú]尿囉喘等,中药熏洗也可以有效预防肌腱粘连。[7] 分类
根据粘连的性状和来源组织将粘连分成3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