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1920年服役于英国的战列巡洋舰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HMS Hood,舷号51),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三艘以英国海军上将胡德子爵一世(塞缪尔·胡德 Samuel Hood, 1st Viscount Hood)命名的军舰。胡德号属于海军上将级(Admiral-class)战列巡洋舰,是该级舰的唯一一艘。[1]
在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得知德国正在建造装备15英寸主炮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后,决定建造新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以保持海上优势。[5][6]1916年4月7日,英国海军部正式批准了这些战舰的设计。日德兰海战后,根据战斗经验,这些设计又经过了进一步的优化。[5]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于1916年9月1日开工建造,[5]经过数年的建造和多次改良,[11]最终在1920年完成,[2]成为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舰[12]。胡德号服役后长期担任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1920至1929年间,胡德号作为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代表多次出访,展示了英国的海上力量。[13]特别是在1923年11月27日至1924年9月28日的"帝国巡游"中,胡德号成为了全球瞩目的战舰。[2]1929年6月至1931年5月,胡德号在朴次茅斯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以适应新的海战需求。[2]在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胡德号执行了中立巡逻任务,并进行了威慑性干预。[14]1929年5月至1931年6月、1939年1月至8月,胡德号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装和维护[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北大西洋执行了多项关键任务。在冰岛法罗群岛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并参与了对德舰的封锁行动,阻止其突围。[15]法国对德投降后,1940年7月2日,胡德号参与了英国对法国舰队的"弩炮行动"(Operation Catapult),英军击沉了布列塔尼号战列舰,击伤敦刻尔克号战列舰。[16]1941年5月,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被派遣前往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双方于5月24日凌晨在丹麦海峡(Denmark Strait)发生了激烈的海战。在交战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发射的炮弹击中,引发了剧烈的爆炸并迅速沉没,仅有3人生还。[2][17]2001年11月,英国政府正式将胡德号的沉没地点划定为"保护区",同时将其确认为战墓。2015年8月,胡德号的舰钟从沉船现场被打捞上来。次年,这口舰钟被安置在英国朴茨茅斯的皇家海军国家博物馆内,供公众参观。[3]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采用了英国海军经典的长艏楼船型设计,[18]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9137吨(1940年状态),[7]舰宽31.7米,总长262.3米,舰上核载人数为1418人。[1]武器装备方面,胡德号主炮为4座双联装MK1型15英寸(381毫米)炮,副炮为7座单装MK1型5.5英寸(140毫米)火炮,后改为7座MK14型双联装4英寸高平两用炮,防空火力为5座UP对空火箭发射器以及3门8联装砰砰炮;[1][10]动力系统方面,它装备了24台Yarrow型三缸小水管锅炉,并配备了4台Brown-Curtis涡轮蒸汽机,最大设计功率14.4万马力。[9]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