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友是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成立于1994年,创始会长人是梁从诫,多年来秉着“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国的环境启蒙、生态保护、环境法治和绿色公民成长,是最具公信力的专业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之一(截止2024年2月)。[1][3][4] 1994年3月,梁从诫领导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群众性、会员制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次年12月,自然之友发出“支持奚志农,保护滇西北原始林”呼吁书,并送达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这是“自然之友”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介入具体社会事件。1997年,会长梁从诫提交《关于首钢搬迁出北京》的政协提案。2000年起,自然之友与青基会合作启动“绿色希望行动”项目,连续十余年把新颖的环保理念和环境教育方法带给乡村师生。同年中国第一辆流动环境教学车“羚羊车”正式启动,开辟了绿色流动教学新模式。薛野于2004年就任自然之友第一位总干事。2008年,自然之友完成首次战略规划。5月12日,512大地震后自然之友汇集多方资源持续进行了八项救灾、救援、倡导工作。两年后,创会会长梁从诫先生逝世。2015年5月,自然之友就福建南平武夷山脉非法采矿毁林案最终胜诉。2018年11月,自然之友在京发布公益创新品牌Novaloop,这是自然之友公众行动项目“零废弃赛会”经过近3年孵化,首次以独立品牌的形式与公众见面。两年后,新冠疫情之下,“野生动物与公共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自然之友携手多家伙伴机构完成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3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自然之友在北京举办了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春风化“绿”:更绿的人心,更绿的未来》。[5][4][6][7][8] 2007年,自然之友获得“迈向生态文明、向环保先锋致敬”公益项目一等奖和“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公益环保先锋奖。两年后,获得第七届中国软科学奖环保研究专项奖和第八届SEE生态奖。同年被评为美好社会咨询社(ABC)“美好公益领先机构“称号。2023年,获得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特别贡献奖,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9][10][11] 历史起源
199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一群知识分子在北京郊外的玲珑园中自发地探讨中国环境现状和普通公民对于环境应负什么责任的问题。讨论结束后,参与者们根据小公园的名字,称之为“玲珑园聚会”。第二年3月,由他们发起的“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正式成立。为了通俗易懂,他们把这个民间环保团体称为自然之友。作为“玲珑园聚会”发起者之一,也是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之一的梁从诫先生,在1995年被推选为自然之友会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