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属(拉丁学名:Aloe L.),是阿福花科的一属植物,为灌木状肉质植物、也称多浆植物[3]。芦荟属迄今为止,发现的种类有500多种,其中的许多种类起源于非洲热带地区,在非洲大陆发现约250种,在马达加斯加岛有40多种,在加那利群岛和阿拉伯地区,也有芦荟的野生种分布[4][5],在中国的南方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有种植[2][6]。因原产地的气候特征,芦荟属植物形成了喜光、喜温暖、耐干旱、耐热力强、不耐寒、忌潮湿积水的生态习性[7][8]。
芦荟属为多年生植物,茎短或明显。叶肉质,呈莲座状簇生或有时二列着生,先端锐尖,边缘常有硬齿或刺。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花被圆筒状,有时稍弯曲;通常外轮3枚花被片合生至中部;雄蕊6,着生于基部;花丝较长,花药背着;花柱细长,柱头小。蒴果具多数种子[9][10]。 芦荟属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于观赏、医疗、美容、生态保护等方面[11][4][12],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地种植应用广范发展[13]。芦荟属株形丰满,叶片翠绿,花茎挺立,顶部着生总状的橙红色花序,颇为鲜艳,且耐旱性极强,为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除观赏外,还具有多种经济用途[11][4],如芦荟属植物可作为一种食品原料,可被加工成各种芦荟食品和饮料,如芦荟饮料、芦荟酒,还可制成各种芦荟硬糖、凝胶糖及果冻等休闲食品,以及各色菜品[14][15];同时人们也将芦荟用于美容、作为草药治疗各种疾病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4][12]。芦荟属植物在民间用于治疗创伤、哮喘、胃溃疡和便秘等症。但注意人体食用芦荟类产品后可能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应注意防范。[16][17]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芦荟属植物中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杀虫、解热、保肝及免疫增强等多方面的功用。有些种的汁液可供制作化妆品、泻药和烫伤药。[18] 物种命名
芦荟属(Aloe),为阿拉伯语allcoh演变而来,是一种民间药草。“芦”其中文意为“黑”的意思,而“荟”是聚集的意思。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又凝为一体,所以称作芦荟[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