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犬鼠

啮齿目松鼠科下的一属
1
4
草原犬鼠(学名Cynomys),[2]又称土拨鼠,[1]是5种穴居啮齿目松鼠科草原犬鼠属动物的统称,[2][7]夏天毛少,冬天会在下面长出厚厚的绒毛,[12]毛色呈棕褐色或浅棕色,平均体长40厘米,平均体重1千克,耳朵小且靠近头部,爪子长,腿短而粗壮,有一条约7-10厘米长的尾巴,尾部尖端呈黑色。[8]
草原犬鼠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栖息于平原、高原、高山山谷等地,[5]营穴居生活,洞穴一般深4米多,长30多米,[13]是一种社会性动物。[11]它们会聚集成一个庞大的族群,这些族群常常由几百万只组成。[1]草原犬鼠的交流形式包括发出警报声、威胁声和求救叫声,个体通过接触时相互问候来增强群体凝聚力。[5]其食物主要包括不同种类的草、花和种子,偶尔也会以昆虫、牛粪为食。[1][9][10]黑尾草原犬鼠墨西哥草原犬鼠不冬眠,其他三个物种在十月或十一月进入蛰伏状态,并在三月或四月出现。[5]
冬末或初春是草原犬鼠所有物种的繁殖季节,[11]一月中旬和二月初进行交配,一直持续到四月,[9]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妊娠期后,雌性会产下多达10只幼崽。[5]在发情期,一只雌性个体可以与5只不同的雄性个体交配,因此同一只草原犬鼠生下的仔鼠可以有不同的父亲。[13]草原犬鼠的寿命约为4年。[14][15][16]
草原犬鼠有一定生态价值,它们通过挖洞给土壤充气和混合,使土壤更肥沃,[17]以少量昆虫为食,在维持某些农业社区的昆虫种群方面发挥作用,并有助于减少与昆虫相关的作物损害。[18]5种草原犬鼠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种濒危(EN),3种无危(LC)。[6]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