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毫米,秆直立丛生,高1~2米,约有10节,节多分枝[7],叶鞘短于其节间,无毛;叶舌干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扁平 宽大,开展,长10-40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心形[8],中脉粗厚,在下面隆起,边缘粗糙,通常无毛。[9]花单性,异穗同株[10],为总状花序,直立或下垂,腋生成束[2],雄蕊3枚,常退化[11];雌蕊有长花柱[2]雄穗为复穗状花序[12],花药为桔黄色。外包以骨质念珠状总苞,小穗和总苞等长,能育小穗第一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具多脉。颖果饱满,总苞甲壳质,易破,先端具颈状喙[8]。花果期6-12月[1]。 薏苡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栽培品种之一,可药食兼用,其果实、根、叶均可入药[13],其种仁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其根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热通淋,利湿杀虫等功效[14][15][16]。此外,薏苡还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17][18]。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高,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大量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19],有延缓衰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防治癌症、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可作为癌症病人半流之食和老人之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0][21]。 栽培历史
薏苡属(Coix)是禾本科(Gramineae)中的一个小属,全世界约10种,主产热带亚洲[22]。其中薏苡(Coix lacryma-jobi L.)是中国最早开发利用的禾本科植物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