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薯

落葵科落葵薯属植物
落葵薯(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是落葵科落葵薯属缠绕藤本植物[2],又叫藤三七、藤子三七、土川七、洋落葵[3],被载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及《云南中药资源名录》中[4]
落葵薯是一种常绿大型藤本植物,长可达10余米,遇到树木则攀援而上,甚至能爬到40米高处[3]根状茎粗壮,叶具短柄,叶片卵形至近圆形,基部圆形或心形;总状花序具多花,花被片白色,渐变黑,开花时张开,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先端钝圆,花柱白色;果实、种子未见,花期6-10月[2]。其珠芽在华南地区3月即开始萌发[5]
落葵薯最初起源于南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及北京有栽培。落葵薯喜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其耐寒能力较强,但霜冻会受害,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耐阴,以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宜。落葵薯繁殖有茎蔓扦插和珠芽繁殖两种方法[2]
落葵薯的药用价值在《太原植物志·第一卷》有所记载,其具有滋补、壮腰膝、消肿散[]、活血、健胃保肝等功效。落葵薯还可以作主料或配料,炒食或凉拌,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也具有帮助地被护坡绿化的作用[2]。落葵薯能覆盖作物,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妨碍作物生长,常形成单一优势种群,严重危害本土植物[5]。2022年12月,落葵薯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