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相纸又称蛋白工艺(Albumen Process),是一种古老的摄影工艺,1850年由Louis Désiré Blanquart-Evrard发明,是第一种规模化生产的用于负片印相的相纸。这种工艺在1860-1890年达到高峰,20世纪以后逐渐被淘汰。德国是世界领先的蛋白相纸生产国。有数据表明,1866年,英国消耗了六百万只鸡蛋用于制造相纸,可见其生产的规模。如今所能见到的19世纪照片,大多数都是蛋白相片。 定义
蛋白相纸在这种技术中,蛋清中的蛋白(albumen)用来将成像所需的化合物固定在纸基上。所用的纸据称越薄越好。
制作工艺
制造这种相纸,需要有两遍覆膜(coating)。第一次是制造蛋白涂层,其必要的成分是蛋白(eggwhite)、氯化铵(ammoniumchloride)或食盐、纯净水和28%醋酸(aceticacid)。化学品混合后在冰箱中静置一周以上,据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第二次覆膜是硝酸银图层,必要的成分是硝酸银(silvernitrate)和纯净水,也可以加入重铬酸钾(potassiumdichromate)用以控制反差。覆膜可以用画笔涂抹,或者是用漂浮(floating)的方法,让相纸漂浮在溶液上。我们这次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做两次蛋白覆膜,一次硝酸银覆膜。后测试发现银粒分布不均,最大密度很低, 效果呈沙粒状,后做第二次硝酸银覆膜,效果较好。